探索七彩神仙鱼疾病的发现与检疫(转载)

发表时间: 2017-09-20 18:19

「七彩神仙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」

一,环境水质因素:

捕捞运输所造成的紧迫伤害。

酸碱值不适宜或骤变。

硬度不适宜或骤变。

水温不适宜或骤变。

溶氧不定。

水中含氮废物,氨或亚硝酸盐等浓度过高。

药物的刺激或污染。

其他不良水质因素。

因水质环境等紧迫因素造成幼鱼体色变黑,缩鳍夹尾

二,病原的感染:

病原的感染往往为两种以上的病原混合感染,甚至引起所谓“七彩神仙的黑死病”。

A.病毒性病原

七彩神仙病毒性疾病的资料并不很齐全,但一定存在,笔者曾采样到疑似病毒性疾病的病例,且经学术单位分离,初步鉴定类似「IPN病毒」。

B.细菌性病原

细菌性病原的种类很多,大多数为条件病原,于水质环境不良,或鱼只受到紧迫影响,抵抗力减弱时,才会大量滋生造成病害。

产气单胞菌(Aeromonas spp。)

为水中常在菌,于七彩神仙防御力减弱时,常会大量增殖,引起菌血症,溃疡,出血等症状。

爱德华氏菌(Edwardsiella spp。)

亦为条件性病原,于七彩神仙体弱时常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,造成腹部膨胀,体表溃烂坏死等病变。

枹状菌(Cytophaga columnaris)

又称滑走性枹状菌(Flexibacter columnaris),为条件性病原菌,于鱼只组织受伤时常发生感染,引起烂尾,烂鳃及口棉等病变。

链球菌(Streptococcus spp。)

为革兰氏阳性菌,含引起体色变黑,眼球凸出,肠炎,出血等症状。

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sppl)

又称结核杆菌,为一种慢性病,造成七彩神仙体色变黑,肿胀,肝,脾,肾等脏器出现许多小结节。

C.原虫性病原:

六鞭毛虫(六鞭)

可寄生于肠道,肝脏,胆囊等脏器及血液与体表,造成肠炎与头洞病等,于环境紧迫时常大量滋生。

旋核鞭毛虫(Spironucleus)

类似六鞭毛虫,主寄生于肠道与内藏中,引起肠炎。

二鞭毛虫(Boclomonas)

寄生于肠道与内藏中,引起肠炎。

口丝虫(Ichthybodo或Costia)

鱼只受到紧迫时常大量滋生感染,主寄生于体表鳃,刺激组织造成上皮细胞增生,粘液分泌增加。

原周鞭毛虫(Protoopalina)

为七彩神仙特有的一种鞭毛虫,体被细密的鞭毛似纤毛虫,一般无害,但七彩神仙尤其是幼鱼受到紧迫时,常大量增生,可能会引起消化障碍。

白点虫(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)

七彩神仙也会发生感染,主寄生于体表与鳃部。

斜管虫(Chiloclonella)

或称心形虫,主寄生于体表与鳃,常与口丝虫等混合感染,造成体表或鳃粘液增生。

四膜虫(四膜虫)

常于七彩神仙体表粘膜增生坏死时大量发生,使病情加重。

钟形虫(累枝)

为一种固着性纤毛虫,具数种不同形态与种类,于七彩神仙体表受损时常与其他原虫等混合感染。

夜出纤毛虫(Nyctotherus)

虫体呈梨形,形状类似肠袋虫(肠袋虫属),寄生于肠道内,对七彩神仙的致害尚不清楚。

D.扁形动物病原:

指环虫(指环虫)

主寄生于七彩神仙的鳃部,大量寄生时会造成烂鳃病,影响气体交换功能,甚至造成死亡。

复殖吸虫(复殖)

种类繁多,主要寄生于野生七彩神仙或半粗放式养殖。

条虫(绦虫)

七彩神仙的条虫主要为头槽条虫(Bothriocephalus),于某些状况下,条虫的感染相当顽固不容易根除。

E.线虫类病原:

毛细线虫(毛细)

为最普遍的肠内线虫,无论野生或人工繁殖的七彩神仙,皆常发生感染。

驼形线虫(Camallanus)

主寄生于直肠,于且门口可见伸山的红色虫体。

蛲虫(Oxyurida)

又称针虫(蛲虫),只感染七彩神仙,寄生于肠道前段,大量感染时会造成营养不良,瘦弱。

F.霉菌性病原:

水霉菌(水霉)

为二次性感染,只寄生于坏死组织。

鱼孢霉菌(Ichthyophonus)

经口感染,侵入内脏,造成各脏器出现肿大及朒芽肿等病变。

因体外寄生虫或其它病因的感染,体表粘液增生或剥离成斑块状。

三,鱼只健康因素

饲养密度不适宜。

营养不均衡,长期缺乏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等微量元素。

大小鱼混养,个体差异太大。

与不当鱼种混养,鱼只易受攻击或惊吓。

潜伏性疾病或慢性病害。

适当处理后,体表组织修复

「七彩神仙健康的表现」

食欲良好,人接近时会靠近索食。

体色亮丽,色彩对比明显,黑色条纹较淡。

眼睛光亮灵活,体表光滑,鱼鳍完整透明。

成群游动,泳姿优雅,鱼鳍扇动平稳。

呼吸平缓规律,鳃盖平贴完整。

粪便结实,呈短条块状。

「七彩神仙疾病的主要发现」

一,非特异性发现:

水质不良,水质不适或任何病害皆可能造成。

体色变黑。

食欲减退或丧失。

缩鳍夹尾。

群聚于鱼缸角落。

消瘦。

二,鳃或体表寄生虫

呼吸急促,鳃盖张开闭合不全。

鱼只于缸壁,缸底或器物上磨擦鱼体。

鱼鳍不正常抖动或急速窜游。

体表粘液增生呈斑块状,鱼鳍先出现细微白点或白斑,续呈不透明或破损。

头额部侧线等部位出现凹蚀蛀洞。

三,肠内寄生虫

排粘液便,粪便粘着于肛门呈拖粪状。

腹部膨大,鱼体消瘦。

肛门口有红色虫体伸出。

粪便中夹带有虫体或节片。

四,细菌,霉菌及原虫等的混合感染。

粘液增生剥离,体表溃疡,破损。

鱼鳍破损,溃烂或出血。

体表或鱼鳍等受伤部位有棉絮状的附着物。

行动迟缓,漂游于水面喘息。

五,其他异常发现:

眼球肿胀凸出或白浊。

泳姿异常,失去平衡。

离群躲于鱼缸角落。

体表或鱼鳍出现结节。

慢性感染造成营养不良恶病质不健康,呈现眼大,体瘦长,于肛门有条虫的节片排出,疑似寄生虫。

「七彩神仙的检疫与预防处理」

七彩神仙的检疫可依鱼只的来源,大小与数量做适宜的调整。

一,准备工作:

水源:事先贮备充足,经处理过洁净稳定的水。

检疫缸:

以50〜100公升水量的玻璃缸最适宜。

过滤系统:

若计划以药物处理时,只需简单的物理过滤,若考虑长时间观察则要配合生物过滤以方便水质的维护。

二,检疫时间:

一般以10〜15天为原则,某些特殊状况如野生七彩神仙,于初步检疫处理后,可能需长达数月的后续观察处理。

三,检疫期间的工作:

1.放鱼时依标准程序缓慢混合缸内与袋内的水,让鱼只慢慢适应,减少紧迫的发生。

2.前2〜3天可暂停喂食,先观察鱼只是否适应。

3.鱼只若无异状,可开始少量喂饲,观察其泳姿,体态及摄食与排便情形。

4.预防处理:

预防处理主要在驱除寄生虫与预防二次性病原的感染,状况良好无异常发现的鱼只,可依序先驱除体外寄生虫再驱体内寄生虫,使用的药物以熟悉安全为原则,以免产生药害。

5.病害诊断

若有异样出现时,除了由症状来判别可能病因外,尚需做进一步的检查,如检查粪便或体表病变部的粘液,必要时尚需牺牲数尾病鱼,做详细的解剖检查,或求助于专业人员,以帮助疾病的诊断。

6.病害处理:

①水质的维护:

罹患生病时,大多数七彩神仙会有粘液分泌增加及组织坏死的现象,这些剥离的粘液与坏死组织,常使水质混浊,除了使病原菌及杂菌等大量滋生外,尚会消耗水中溶氧,或使水中氨,亚硝酸或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升高,而使病情加重,故需要适当的换水,以维护水质,但需注意换水时水质的变化,避免酸碱值或温度等骤变,尤其是并发烂鳃病时,水质的骤变往往会造成死亡。

②食盐的使用:

处理体表溃烂,粘膜剥离的鱼只时,于水中添加适量的食盐,可减缓电解质的流失,降低死亡率,一般以0.5%左右较适宜,太高反而有反效果,等鱼只较稳定后,再逐渐降低盐分。

③药物的使用:

重病的七彩神仙,除了可能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外,组织细胞也会有相当程度的受损坏死,药物的使用只是在控制病原的感染,并无法使受损的组织马上恢复,故于治疗时先要有正确的诊断,再投给适宜的药剂,以控制感染,并配合水质的维护等维持生命,让病鱼受损的组织能有时间去修补再生,千万不要迷信特效药。

粘着于肛门的便,可能有体内寄生虫等感染。

7.筛选与淘汰

一群鱼经检疫或治疗后,可能还是会有些恶病质或慢性感染的鱼出现,这些鱼只往往处理极为困难,可能成为某些病害的带原体,为避免病原的污染,需将其筛选淘汰。